2020-10-21 16:06:48
1、卡子核桃
引荐1
卡子核桃产于理县县城上游区内,其特点果大、壳薄、果仁多且厚、含油量高、味道醇,有露仁核桃之称。核桃性温、味甘、无毒,有健胃、补血、润肺、养神等效用,常食山核桃仁产品,具备健脾开胃、润沛强肾、滋补痊愈、预防冠心病、升高血脂之效用。是一种安康味美、营养丰富的人造绿色营养食品。果肉营养价值十分丰富。山核桃果仁中含有7.8-9.6%的蛋白质,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占7种以上且含量高达25%以上,还含有22种矿物元素,对人体有必要作用的,营养价值较高的钙、镁、磷、锌、铁含量非常丰富。四川省品质技术监视局卡子核桃四川省理县杂谷脑镇、薛城镇、朴头乡、甘堡乡、蒲溪乡、上孟乡、下孟乡、木卡乡、通化乡、桃坪乡共10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《理县人民政府关于卡子核桃天文标志产品保护区域的情况报告》,理府〔2012〕52号四川省(区域性)中央标准:DB513222/T01-2012《卡
2、理县大白菜
天文标志产品
引荐2
地域范围 理县古尔沟镇、理县米亚罗镇,理县杂谷脑镇、理县夹壁乡、理县薛城镇消费的大白菜(东经 102°33 46至 103°30 30,北纬 30°54 43至 31°12 12) 特定质量 理县大白菜于1987年开端发展,目前已造成约1.5万亩的规模,理县已成为成都市场秋淡蔬菜供应的主力军
3、汶川羌绣
天文标志产品
引荐3
羌族刺绣羌族刺绣是羌族人民用本人的智慧和匠心创造的艺术,根植于羌族陈旧的历史文明中,并且承载着底蕴深沉的羌族文明,以直观地模式体现出这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的习俗习气、审美特点等。2008年,羌族刺绣当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明遗产代表性名录。【羌族刺绣的历史】羌族刺绣是羌族妇女在悠久的历史中,经过日常的生存休息创造进去的。在羌寨,各家妇女几乎都会羌绣,它已成为羌族妇女心灵手巧的一种意味,其传承几乎都为家族传承。羌绣在传统手工技法和颜色应用上有着显明的地域特点和民族风格,在四川官方刺绣工艺中有“南彝北羌”之说,可见其已自成体系。历史记录的“神农之世,男耕而食,妇织而衣”,正是古羌人善于用官方手工技能来装璜、丑化本人生存的实在写照。羌族妇女擅长运针走线,拧线织锦,刺绣出了不少佳作。羌族刺绣的历史,可从其纹饰图案窥得一貌。茂县、汶川出土带有“绳纹”的陶罐,龙溪乡
4、暗紫贝母
引荐4
种中文名:暗紫贝母 种拉丁名: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. C. Hsia 科中文名:百合科 科拉丁名:Liliaceae 属中文名:贝母属 属拉丁名:Fritillaria 国内散布:产四川东南部(松潘、若尔盖、马尔康、刷经寺、洪源、理县)和青海西北部(兴海、河南、果洛、班玛) 海 拔:3200-4500 命名起源:[Acta Phytotax. Sin. 15(2): 39.f.4: 2-3. 1977] 中国植物志:14:109 英文植物志:24:131 川贝母—暗紫贝母 Bulbus Fritillariae Unibracteatae (英) Unibract Fritillary Bulb 【别名】 乌花贝母、松贝母。 【起源】 为百合科植物暗紫贝母Fritillar